从防水包工头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掌舵人-------访吉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麻心芝
建筑防水是建筑行业中一个比较小的分支,在人们的印象中,建筑防水也就是熬柏油,贴油毛毡,刷涂料,怎么也不会与高新技术、专利技术扯上关系!
去年初我从行业的新闻中得知,南京有一家名为吉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防水施工企业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时,不免大吃一惊!由此产生要采访一下这家企业的想法。后由于疫情等原因,这次采访一直拖到现在才成行。
走进坐落在南京栖霞区马群科技园的吉士达办公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各类证书、奖杯、奖状等。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和“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证书”的牌匾尤为醒目。此外,仅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就有30多项!
接待我的是前董事长麻心芝和总经理麻志勇(麻董的大儿子)。在与他们三个多小时的访谈中,了解到这家企业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随着访谈的深入,在不断吃惊和赞叹之余,我萌生了要将这家企业及企业创始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和科技创新经历写出来向建筑防水保温行业报道的欲望!
走上防水施工之路
麻心芝,男,1948年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贾岭镇(原贾岭公社,贾岭乡)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由于文革未能进一步深造,后进入贾岭乡学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默默无闻地从事教育工作15年。
早期从事防水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我国改革开放后,百废待兴,而基建行业是最先复苏、突飞猛进的!其中防水行业的二毡三油、三毡四油的传统材料和施工工艺已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在80年代初、中期,我国有三个省在防水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湖北荆州等地以焦油沥青为主的新型防水材料、山东寿光等地以石油沥青为主的新型防水材料和河南省项城以防水劳务施工为主庞大的防水工队伍。
河南省项城市号称防水之乡,该市现有农村劳动力约65万人,而从事防水施工的从业者就突破3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46%,占全国同行业人员的60%以上,由项城人组建的防水施工企业遍布全国达到3600多家!
麻心芝虽然从事的是公社教师这样一个体面工作,但是在上个世纪那个年代,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又有三个儿子,仅靠一点微薄的教师补贴是无法维持全家基本温饱的。于是麻心芝看着周边的亲友外出从事防水施工逐渐富裕起来,自己也萌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号角响遍了华夏大地,下海的浪潮此起彼伏,麻心芝经过多日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向校领导申请停薪留职,加入下海的队伍,阔别熟悉的讲台,开始涉足防水行业。
麻心芝先是跟着亲戚和老乡在山东等地的防水施工公司打工,了解和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知识与经验后,于1987年带着东拼西凑的148元钱和借来的一套体面的服装,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大都市南京,做起了防水小包工头。
人生地不熟,一切从零开始。麻心芝挂靠项城市防水公司,凭着一腔热血,双脚跑遍了南京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先从包清工开始创业。为了节约成本,接到业务带着老婆自己干。冬天就靠一床薄棉被和坚强的毅力睡在工地无封闭窗户的水泥地上,渴了就喝工地上的自来水,能吃到工地食堂剩饭剩菜就是最可口的美食。麻心芝在南京省吃俭用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逐步站稳了脚跟。
麻心芝跟我谈到在南京创业之初的艰辛时,数度哽咽。我请他总结一下在南京初期能够较快取得成功的体会,他沉吟了一会说,自己一是有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二是有着河南人生来具有的吃苦耐劳精神;三是毕竟自己还有些文化,接受新生事物相对较快,一般的工程方案、预决算基本能拿的出来,与甲方沟通就相对比较顺畅。麻心芝还开玩笑地说,还要有“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在遭受对方的冷脸、白眼时要会赔笑脸赔不是!
放眼未来,培育好新生力量
麻董告诉我,除了大儿子麻志勇已接班任公司总经理外,二儿子也在公司从事施工管理工作,三儿子在天津成立了吉士达天津分公司,孙女儿学的工程设计专业,目前也进入公司管理层。
麻董深情的说,自己和中国大多数父母一样,艰苦奋斗一辈子是为儿为女,更何况自己有三个儿子。自己虽然因文革未能进一步深造,有些遗憾,中年后辞去体面的教师工作,也是为了多挣钱,培育好子女,让他们有更好的未来。
因此,麻心芝自己再吃多少苦,经济上再困难,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深造,需要再多的钱,哪怕去借,也绝不含糊。
麻董骄傲地对我说,已经接班的大儿子麻志勇虽然为了协助自己搞防水,早早来到南京,未能继续读书,但是在南京的业务趋于稳定之后,自己鼓励支持他深造,在取得大专文凭后,麻志勇又自学考入南京理工大学继续深造本科。二儿子麻书华考入医学院,取得了医师资格证。小儿子麻三勇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学院国际金融专业本科,取得了学士学位。麻书华、麻三勇近年来继续努力,双双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系,获得了本科学历。麻董说,公司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孩子们有一定的学历和知识,再结合施工现场多年的实战经验积累,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企业档次,走科技创新之路
防水工程除维修外,业务来源主要是由建设单位(如开发商)将项目发包给总包单位(如建筑公司),再由总包单位分包或包清工给防水公司,所以我们经常戏称防水公司没什么话语权,是“三等公民”。
麻董告诉我,自己从挂靠的防水包工头到合伙成立河南安信达南京分公司,再到自己成立吉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前身为“南京吉士达防水工程有限公司”),风雨三十年一路走来,也算是小有成就了,但是自己不应该安于现状,要在有生之年再努力一把。于是自己跟孩子多次商量沟通,决定 不再走传统防水公司的老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科技创新,以人为本,努力进行企业升级转型,走科技创新之路。
麻志勇总经理告诉我,从父亲手中接班全面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后,我们一起总结了三十多年来从事防水施工的经验教训。我们首先结合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制定一系列的程序化施工工艺。如卷材铺贴必须压辊压实,不得有任何空鼓;非固化橡胶涂料必须用电热定温、定量熬制,不得动用明火;防水涂料必须采用机械喷涂,尽量避免手工操作中的不均匀现象,提高防水施工质量等。再加上施工前准备和施工后维护程序以及严格的奖惩措施,使得近年来的工程基本做到一次成功,受到合作单位的一致好评。第二,对于施工设备,我们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还根据工程的需要,研发了一些新型设备,如防水卷材边角整平器、铺贴防水卷材压辊、冷底油喷涂机、湿铺防水卷材毛刷等防水施工设备。第三,我们还研发和设计了一批施工应用和管理软件,提高和改进了施工规范和管理效率。第四,为了博采众长,我们还先后与高等院校和一些老牌的防水施工企业合作,共同进行科技研发,形成专利技术,解决了诸如地下室结露,外墙保温层开裂脱落等顽疾。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由于吉士达公司始终把抓好工程质量,坚持恪守诚信,努力科技创新作为公司立足之本,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成果:公司先后获得工艺、材料、设备发明专利30多个。2019年顺利进入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2020年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称号。公司还先后获得江苏省质量信得过服务示范企业、江苏省重合同守信用AAA级诚信单位、全国质量安全双达标企业、诚信中国工程质量过硬信用保证放心企业、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奖、科技发明金翅奖、创新强国司南奖等一系列荣誉。
吉士达集团公司还是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和中国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防水保温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和南京建筑防水保温行业协会的理事单位。
吉士达集团公司近年参建的南京市浦口区复兴小学、海德北岸第五期、宝钢梅山职工集资建房等项目获得南京市房屋建筑工程优质工程金陵杯。
新起点,新征程
通过采访我了解到,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领头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眼光。麻心芝时时刻刻鞭策自己的孩子,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一个现代化科技型防水匠人,充分利用自己的科技手段和技能为国家的基础建设多做贡献,把老一辈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承下去。麻心芝还以挂在集团企业文化墙上自己的一首诗作对孩子们提出要求:“戎马一生已下鞍,赢得全家老少欢。创业艰辛守更难,艰苦奋斗代代传。”
麻志勇对于父亲提出的要求也做了回应,并表明了决心和态度:“养育之恩重如山,不忘父辈创业难。教诲牢记在心田,艰苦奋斗家训传。”
通过上述父子间的文字交流,充分体现了吉士达公司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就不难理解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了!
在采访行将结束时,我向麻心芝、麻志勇父子询问对于公司今后的发展有何设想和目标时,他们都信心满满地对我说,虽然我们现在看起来是家族企业,但是公司今后将根据科技创新的需要,不断引进科技人才,注入新鲜血液,向现代化新型科技企业发展。在不远的将来,要建成集团自己的研发基地、实验基地和新型防水材料生产基地,努力成为全国防水行业的标杆企业。
我在防水行业深耕数十年,接触过很多业内大佬,也采访报道过一些比较著名的防水企业家。但是对于吉士达公司这样不走寻常路的异军突起,还是感到十分震惊和钦佩的,也希望借助此文给行业内企业家多一点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风)
文章链接来源:http://www.jzfsonline.com/html/shownews.php?artid=25844